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 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
汽车工程集团党总支书记、院长
夏 平
孙世刚院士这次荣归母校,和集团现任校领导班子、老教师、老同学亲切见面、交谈、合影,给全校师生做了“双碳目标与新能源发展”的讲座,分享了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的现状和发展。给全校师生很大的触动和激励。特别是汽车工程集团全体师生,为有这样优秀的校友而自豪,学生更加坚定了对专业的热爱、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后续,汽车工程集团将以孙院士好学、勤学的成长经历引领教风和学风建设,以孙院士对新能源领域所指出的方向和见解指导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
汽车工程集团副院长 谢焕
从农业机械行业从业者到我国电化学领域院士,从中国到法国、法国回到中国,孙世刚教授求学经历体现了他孜孜不倦的探索求知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报国情,他的事迹激励了汽车工程集团全体师生。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量已超过1千万辆,占世界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一半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驱动下,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孙世刚院士在《双碳目标与电化学创新发展》的报告中进一步为我院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装备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帮助老师们明确了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担当使命,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5月13日、5月15日,孙世刚院士以“新能源发展与挑战”为题,分别在williamhill官网和万州区委办会议厅举办了两场讲座。讲座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化学能源、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氢能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三峡库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发展思路、明晰发展方向。部分区级领导、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强化节能减排、深化人才招引、未来产业方向等与孙世刚进行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探讨发展路径。听完孙世刚院士的讲座,我不禁联想到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汽车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组成环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紧密的贴合双碳产业的发展,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动态和实际需求,把专业建设投入产业发展上去,为国家的双碳目标尽到自己的力量。
孙世刚院士讲授的“双碳目标与新能源发展”讲座,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对学生学习和双创积极性起到重要激励作用。在教育方面启示广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双创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能力。讲座后期,孙世刚院士介绍了个人经历。他的经历告诉广大教师"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要结合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心做,不断探索。”不管在教育教学领域还是科研领域,职业教育工作都是没有完成时。
汽车工程集团第二党支部书记
康学良
厦门大学、中国科集团院士孙世刚教授荣归母校并进行了《双碳目标与电化学创新发展》的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双碳目标实现的原因、意义及路径,电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等,让参加本次讲座的师生们受益匪浅。双碳目标要实现,新能源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不仅是节约资源,更是为了建设生态家园。孙院士在台上讲座的每一分钟,都是坚持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为新能源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都应该像孙院士学习,传承和弘扬优良的校风、师风、学风,发挥汽车集团新能源专业优势,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踔厉奋发,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世刚院士的讲座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能源电化学(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专业的学生,这次的讲座对我们的未来就业有了很大的帮助,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会朝着核能,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核电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煤电的基荷并具备一定负荷跟踪能力的电源,可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与新能源协调互补耦 合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选择。我们要更加的努力学习,正如孙院士所说的“培育大国工匠,夯实强国基础”。
通过这次孙院士《双碳目标与新能源发展》的讲座,让我理解了“碳目标”的意义与路径、电化学的创新发展、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空间、新能源行业担当与使命。面对“卡脖子”问题,我们大学生要做到: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多动手实践,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理想,立大志,明大德,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目前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孙世刚院士通过自己的钻研,对国家新能源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新能源专业学生,应该向孙院士一样具有吃苦耐劳,善于钻研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将为驱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而奋斗。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
版权所有 ©2021-2023 williamhill官网_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 渝ICP备05013922-1号 渝ICP备05013922-2号 渝公网安备50010102000191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712号